【專欄】性平意識融入企業文化與運動賽事 實現平等包容社會

文/潘威佑(社團法人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
2023年教育部訂定4月20日為「性別平等教育日」,為紀念因性別氣質遭受霸凌而離世的葉永鋕,期許未來在校園中對於性別平等上更能充滿尊重和包容。教育部於4月20日~4月28日於華山文創園區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法」20週年特展,並邀請專家學者,探討在工作、運動等場域當中,對於性別平等相關之議題。

針對近幾年隨著企業文化多元性與國內外體育賽事的蓬勃發展,女性參與的空間較過去而言有更多層面的提升。若以企業文化而言;站在企業領導人的角度,也象徵帶領具有性別平等、提升工作向心力的指標含意,主要有包含:
一、建立包容性文化:領導者應該致力於建立一個包容性文化,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尊重。這包括鼓勵開放的溝通,提倡尊重和理解不同性別的觀點和經驗。
二、促進性別平等:領導者應該確保公司的政策和程序是性別平等的,包括薪資、晉升、工作機會等方面。同時,他們應該鼓勵和支持性別平等的培訓和倡議活動。
三、提倡工作生活平衡:領導者可以通過支持彈性工作安排、家庭支持政策等方式,幫助員工實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從而減少性別歧視和不平等。
四、擔任榜樣:領導者應該以身作則,展示尊重和平等的價值觀,並在行動中體現這些價值觀。這包括對待所有員工公平,並積極反對任何形式的性別歧視或不平等行為。
五、推動多元化:領導者應該積極推動多元化,包括性別多元化在內。這意味著在招聘、晉升和培訓方面都要重視性別多樣性,確保公司的管理團隊和工作團隊都具有性別平等的代表性。
因此,在性別意識的推動中,領導者不應該被侷限於陽剛或陰柔的刻板形象。相反,他們應該展現真實和自信的領導風格,並在不同情況下運用適當的氣質和形象。重要的是要強調的是,性別平等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領導者應將性平納入到企業價值觀和戰略中,並將其視為一種領導力的表現方式,以實現更加包容和加強的組織文化的向心力。

現很流行的STEM,指科學(S)、科技(T)、工程(E)和數學(M)等四大領域。此趨勢非常熱門且發展迅速。在未來10年,有80%的工作將需要STEM相關的技能。即使現在強調性別平等,女性在STEM領域的工作人數也只佔了30%。這顯示,對於「女生不適合從事理工」的偏見還沒有完全消失,加上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導致STEM領域的性別失衡。若將性別意識融入公民素養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努力中,仍可以通過下列四種方式來實現:
一、促進女性經濟自立和公正轉型:鼓勵女性參與STEM領域和其他職業、
提供教育和培訓機會、改善女性工作條件和薪資水平、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就業機會。
二、利用科技和AI技術:使用數據分析識別性別不平等問題的根源、制定相應政策和措施解決問題、提供學習和培訓機會、幫助女性進入STEM領域和其他高科技行業。
三、g0v和公民科技社群的參與:提供支持和平台、促進資訊透明和共享、
監督政府政策和行動是否符合性別平等原則、開發新的科技工具和應用解決性別不平等問題。
四、公民素養中談性別意識:包含性別意識和性別平等相關內容、教育人們認識和理解性別不平等問題、促進通過自己行動實現性別平等、討論性別角色和刻板印象,提倡尊重和包容。
以上結合企業經營與公民素養的提升,將性別意識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中,這樣可促進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從而實現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未來。 但若以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待運動賽事的性平推廣,意味確保在運動領域中,男女運動員都能享有平等的權利與公平對待。若考量以下觀點,可來進行相關思辨;
一、促進女性參與並推廣運動範疇:提供更多比賽機會和平等獎勵、改善女性運動員的訓練和支援條件、打破運動領域的性別刻板印象,提高女性能見度。
二、挑戰性別刻板印象:消除「男性運動更激烈、更具競爭力」的偏見、強調女性在運動領域的出色表現。
三、啦啦隊文化的轉變:改變啦啦隊形象,注重技能和表演而非外貌和性感。
四、跨性別與性別發展差異運動員的參賽權與公平性:建立公平的參賽規則和標準、制定特定政策和準則,平衡參賽者權益和比賽公平性。
運動賽事作為一個公眾舞臺,應該成為促進性別平等的場所之一。通過上述四點建言,性別平等可對於賽事而言,也為未來在運動競賽當中最重要之關鍵要項之一。

其實,性別平等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領導者應該將性別平等納入企業價值觀和戰略中,並以自信真實的領導風格來推動,透過促進女性參與、挑戰刻板印象、改變文化觀念,包括在運動賽事中確保公平,將性別平等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中,從而實現更加包容、公正和可持續的未來。這種方式可強調性別平等的綜合性和重要性,以及在各個領域中推動性別平等的必要性,並強調領導者在這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作用,期待台灣未來的性平之路能作為他國典範,為性別平等自由,奠定更好的基礎與嶄新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