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來臨! 一艙難求 海運費用暴漲 中國外貿貨物積壓港口

[Newtalk新聞] 由於胡塞武裝組織仍然對紅海地區通行的船隻存在威脅,全球海運航線被迫繞行非洲好望角,不但增加海運航行的時間,也影響了國際貨運的價格。加上疫情結束後,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逐漸回暖,許多國家對外貿商品的需求逐漸提升等因素影響,國際貨運價格幾乎以成倍的方式上漲,讓貨代公司與外貿企業直呼難受。

根據陸媒《第一財經》報導,一間位於長江三角洲的貨運代理公司負責人紀森指出,現在中國有大量的貨櫃裝滿產品積壓在港口,沒有船隻提供足夠的艙位協助出口,「現在只有需求沒有供應」。紀森表示,在 5 月上旬,每一個從中國送往美國,長度 40 英尺的貨櫃約需 4,100 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13.3 萬元 ) 的運價。但運價價格光是在 5 月上旬就調漲了兩次,每一次調漲約 1,000 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3.24 萬元 )。

紀森接受訪問時表示,他認為國際海運運價的價格會持續上漲,預估在 5 月下旬漲破 5,000 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16.21 萬元 ),變成先前的 2 倍以上。

 在紅海遭到胡塞組織攻擊的印度油輪。 圖 : 翻攝自騰訊網/秦蓁
在紅海遭到胡塞組織攻擊的印度油輪。 圖 : 翻攝自騰訊網/秦蓁

根據國際貨運平台 Freightos 公布的數據顯示,從 4 月底開始,從亞洲運往美國西海岸或是北歐地區的價格升至每個貨櫃 4,000 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12.97 萬元 ),送往地中海地區的運價上漲到 5,000 美元,到美國東海岸地區的運價價格更是上看 5,400 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17.51 萬元 )。面對接連調漲的運價,許多貨代公司以及外貿企業紛紛大喊吃不消,許多已經完成生產的貨物不得不延遲發貨,導致貨物積壓在港口,影響貨款交付,後續訂單的規模也因而受限。

然而與貨運代理公司、外貿企業慘狀形成對比的,是貨運船公司以及貨櫃製造企業景氣逐漸回暖的情況。報導稱,全球貨櫃製造龍頭企業中集集團今年 ( 2024 年) 第一季的貨櫃業務復甦情況良好,與去年 ( 2023 年 ) 同期相比,銷量上漲近 5 倍,今年的貨櫃製造量更有望超過 300 萬箱。

報導指出,造成如此劇烈影響的原因,是國際貨運能力供應緊缺以及市場需求逐漸回升導致。報導引用Freightos 公司的報告稱,由於紅海地區局勢持續緊張,許多貨櫃船放棄航行蘇伊士運河的航線,改成繞行非洲好望角。

 紅海是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必經之路,蘇伊士運河又是歐亞海上航運的核心樞紐,胡塞組織的所作所為已造成重大的國際安全威脅。 圖 : 翻攝自票姚校尉
紅海是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必經之路,蘇伊士運河又是歐亞海上航運的核心樞紐,胡塞組織的所作所為已造成重大的國際安全威脅。 圖 : 翻攝自票姚校尉

拉長貨運時間的同時,也造成貨運價格的上漲。量一方面,美國持續約一年半的去庫存周期已經結束,開始進入補庫的階段,對商品的需求開始回升。而中國也能透過向東協出口中間產品,使東協製造的商品出口至美國間接獲益。許多分析師都認為,雖然中國出口商品目前面臨部分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抵制,但整體仍十分依賴中國生產的商品。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中國會有重大反應喔! 美將大幅加徵中「戰略產品」關稅 葉倫提前「示警」
(影) 烏襲克里米亞雷達站 斬首指揮官! 卡-52、Su-25戰機也被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