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魚是什麼?地震魚出現代表地震要來了?地震魚可以吃嗎?

地震魚近年現蹤次數變多,有時出現的時機又恰巧在地震前後,引發部分民眾擔心是否不久後又要發生地震。究竟地震魚是什麼?地震魚跟白帶魚一樣嗎?地震魚出現代表地震要來了?地震魚可以吃嗎?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帶你一探究竟!

相關新聞》台東捕獲2.5公尺地震魚 船長認:數量比往年多

地震魚是皇帶魚的俗稱,因外觀奇特、數量稀少,過去很少被捕捉或利用。(示意圖/Getty Images)
地震魚是皇帶魚的俗稱,因外觀奇特、數量稀少,過去很少被捕捉或利用。(示意圖/Getty Images)

嘉義區漁會說明,大家口中的地震魚,其實是深海魚「皇帶魚」,體長可長達8公尺,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分布範圍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但因皇帶魚平常多半生活在200~500公尺深的海域,對一般人來說不是那麼常見。

中央研究院補充,皇帶魚英文學名Regalecus glesne、俗名Oarfish,沒有鱗片,體表上有許多結狀突起,身軀呈銀白色且遍布大小不一的橫向暗斑,魚鰭呈磚紅色,頭部則略帶藍紫色,由於長相奇特、數量偏少,以前很少被捕捉或利用。

說到皇帶魚,有些人可能會聯想到「白帶魚」,其實兩者差異非常大。中研院解釋,雖然牠們外觀都是帶狀的扁平延長形,但皇帶魚明顯比白帶魚大很多,且皇帶魚為「月魚目皇帶魚科」,白帶魚為「鱸形目帶魚科」。此外,皇帶魚平時多在較深的水域活動,白帶魚則為洄游性魚類,平常白天待在深水層,黃昏後的夜晚至清晨上游至表層,產卵時再洄游到淺海水域。

皇帶魚之所以會被民間稱作地震魚,跟早期漁民觀察發現,捕獲皇帶魚後時常伴隨地震發生有關;長久下來,人們便將皇帶魚和地震要來了畫上等號,甚至將皇帶魚暱稱為地震魚。

然而,氣象署闢謠,「地震魚出現代表地震要來了」這樣的說法沒有經過科學證實,真正的地震前兆往往發生在地震前短時間內,變化也相當細微,必須藉由精密的科學儀器才能檢測。換句話說,地震魚傳說大家聽聽、參考就好,不要一味相信,以免因為誤判造成恐慌。

403花蓮大地震後餘震不斷,不少船長分享捕捉到皇帶魚的頻率變高了;對此,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侑勖釋疑,漁民會覺得地震後皇帶魚出現的次數及量變多,主因是地震使得海底環境產生變化,比如說可能有海底的土石流驚擾到皇帶魚,導致皇帶魚在較淺的海域現蹤,不等於皇帶魚有預知地震的能力,正確來說是皇帶魚受到地震影響才出現。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何源興表示,皇帶魚比較少被漁民釣起來,通常是因受傷被海浪打上岸,連帶地消費者吃到的機會較少。不過何源興也說,若是掌握皇帶魚的棲息地,並使用延繩釣法,想要捕獲皇帶魚不是難事。

關於皇帶魚吃起來的口感,曾有海產料理店業者透露,皇帶魚含水量高,口感與鱈魚類似,但因不易保存,會買來吃的人不多,經濟價值不高,往年漁民捕捉到後大多會直接丟棄,直到近年皇帶魚捕獲量、曝光度提升,才開始吸引老饕嘗鮮。

延伸閱讀》吃過「地震魚」嗎?資深海鮮老饕的「嘗鮮首選」,清蒸後「神奇口感」曝光

鑑於皇帶魚屬深海魚類,且靠攝取磷蝦(甲殼動物)、小型魚類、魷魚等維生,小編推薦各位可以參考先前重症醫師黃軒針對「魚肉有重金屬,吃不吃?」的呼籲,深海魚類會隨著進食小魚等過程,讓魚體內的重金屬濃度變高,人類食用時間一長,恐怕會對身體帶來危害,還是少吃為妙。真的很想嘗看看皇帶魚,科學家也建議,先烹煮再吃,尤其魚皮上有生物汞,千萬不要直接生吃。

撰稿記者:吳怡萱

核稿編輯:廖梓鈞

地震魚是什麼(嘉義區漁會臉書粉絲專頁)
地震魚再現--記述皇帶魚(中央研究院)
白帶魚和皇帶魚(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圖書館推廣服務誌)
天有異象?抓到地震魚、看到地震雲就知道有地震了?(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臉書粉絲專頁)
魚肉有重金屬、你吃不吃?(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