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打造戰傷救護訓練大樓 VR裝置模擬戰場身歷其境效果

模擬颱風天溪水暴漲有民眾受傷,國軍救護人員火速趕赴現場進行檢傷分類,別上區隔傷勢的手環,現場結合360度投影,搭配聲光、雨霧以及地板震動,營造仿真的災難場景。

針對重傷患者實施緊急止血、包紮固定,對於輕傷患者容易出現的緊張則提供心理支持。國軍戰傷救護大樓去年12月正式啟用,提供戰術戰傷、災難事故的救護訓練。

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副主任林士傑指出,「戰場的第一現場,除了做敵火壓制、傷病自救互救之外,會將傷患脫離到一個相對安全的收集點做初步處置,之後才會以載具後送到醫療院所。」

國軍近年積極發展戰術戰傷救護訓練,借鏡烏俄戰爭、以巴衝突,凸顯戰場上有效救治,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性。

官兵配戴VR裝置,全副武裝投入灘岸作戰情境,演練敵火下救護,這套情境訓練可以模擬灘岸、城鎮、限制空間等3大作戰環境,考驗官兵臨場反應能力。

公視記者黃子杰報導,「救護人員完成戰場救護後要進行後送,而戰傷大樓就有準備高達7座的模擬載具,包括黑鷹直升機以及AAV7突擊車、悍馬救護車等,模擬官兵進行後送。」

透過裝置模擬黑鷹直升機起降時螺旋槳作動聲響,增加救護人員的緊張感,強化抗壓的心理素質。訓練過程也使用高階假人,按照訓練情形,設定心跳脈搏、呼吸和出血位置等,更導入AI技術,即時分析學員訓練成效。

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教官陳俊宏指出,「訓員身上也會穿戴所謂的電擊貼片,所以在遇到攻擊時沒有躲在適當的掩體狀況之下,就會遭受微幅的電擊,讓學員知道說這不是單純的遊戲。」

衛訓中心表示,除了加強國軍戰傷救護訓練之外,也會與政府機關和民間機構合作,增進國人戰傷救護知識,落實平戰轉換,強化全民國防。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日失聯黑鷹尋獲部分殘骸 機體打撈中
國軍上萬名BMI逾30中度肥胖官兵 副部長:過胖會輔導
春節戰備操演 擬真「城鎮戰」因應共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