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建立本土基因資料庫

國家衛生研究院14日舉行「示範計畫領航、健保給付接棒—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記者會。(國衛院提供)
國家衛生研究院14日舉行「示範計畫領航、健保給付接棒—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記者會。(國衛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14日宣布,推動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建立台灣首個本土基因資料庫,已收錄近2000筆資料,並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協助評估標靶藥物以精準投藥,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

國衛院長司徒惠康指出,癌症長期位居10大死因之首,2023年的相關醫療支出近1400億元,占國家總醫療預算近2成,反映出癌症治療對健保資源的巨大需求。面對這一挑戰,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一環,衛福部已將19種癌症的NGS納入健保給付,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進而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

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NGS的健保給付將涵蓋19種癌症,包括14種實體腫瘤和5種血液腫瘤,以NGS及單基因檢測提供民眾多元選擇。給付區分為BRCA、小套組、大套組等3種,依檢測基因數支付不同點數,最高支付定額3萬點,另依專家建議各癌別之檢測時機不同,每人每癌別可終生給付一次。

石崇良表示,醫事服務機構申報醫療費用須併同上傳檢測結果,以確保能夠在評估給付效益和調整政策時有足夠的實證數據支持。未來若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時,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資料庫即時查詢藥物的適用條件,避免病人重複接受檢測,從而提升治療效益並降低經濟負擔。

台癌症基金會事賴基銘認為,將NGS納入健保給付是一項重大突破,不僅大幅減輕了癌症病人的經濟負擔,也為他們帶來了實質的希望,癌友對於能夠接受更精確、個人化的治療感到極大的欣慰。這項政策的實施,使得病人可以得到更精準的治療建議,從而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國衛院指出,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是跨領域合作,包含國衛院,衛福部、5大藥廠、17家醫院共同支持合作,透過全方位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為醫師提供精準的臨床醫療決策支持,收案癌別包含肺癌以及5大消化道癌症。

國衛院表示,計畫同時成功建立台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GDB),期能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加速未來藥物的開發和核准流程,截至今年5月已收錄近2000筆臨床與癌症基因資料,為未來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寶貴資源。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