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畬族小說歌

對唱合唱。(圖文:寧德宣傳部提供)
對唱合唱。(圖文:寧德宣傳部提供)

▲對唱合唱。(圖文:寧德宣傳部提供)

畬族素有盤歌、對歌的傳統習俗,這種以歌代說、以歌當哭、以歌傳情、以歌達意,貫通整個生活的行為,畬民貼切地稱之為「歌言」。歌言是畬族人民的口頭文學,是畬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畬族只有語言並無文字,常借漢字把畬語音韻記入手抄歌本。最初的歌言形式單一,內容簡約,多為一事一議,沒有故事情節,往往有感而發,通常是對日常勞動和生活起居即興言唱,相對較短,無法對畬族歷史和重要事件進行完整的傳述。

小說歌的出現打破了歌言原有的束縛。小說歌的發源地在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小說歌誕生於清朝,最初由畬族歌手中一些能識字、懂漢族章回小說和評話唱本的人,將這些小說和唱本改編成詩歌體,並結合本民族語言特點進行再創作。

此後他們還根據本民族流傳的英雄人物和畬族的生活習性、民風民俗、人物個性重新進行藝術創作,主要作品有《西遊記》《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鍾良弼》《鍾景祺》《藍佃玉》等。小說歌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畬族文學,有力地擴充了畬歌的發展空間,完整地再現了畬族歌言的優勢,有效地解決了畬族記史言志和抒發複雜心理的需求。因此,小說歌成為畬族文化豐富完美的載體,一部部完整的小說歌集,譜寫了一段段畬族燦爛的文化史。

小說歌屬於畬族歌言的一種,又稱「全連本」或「戲出」,畬民俗稱「大段」,約有百餘種。內容多取材于漢族民間神話故事、傳說、章回小說、評話唱本等,題材廣泛,情節生動。它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真摯感人的故事,有離奇曲折的情節,引人入勝。聽了小說歌,不僅可以知道許多人物典故、自然知識以及畬族人民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鬥爭史,而且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因而深受群眾喜愛。畬族同胞在家與客人對歌以及教後輩唱歌,都從小說歌唱起、教起,小說歌在畬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歷史上,白露坑村曾出現鍾學吉、雷德榮、鍾學算等一批傑出歌手。清末民初是小說歌的全盛階段,這一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為鍾學吉(1856—1924年),清末民初白露坑村人,七歲入私塾,二十歲便開設私塾。他結合教學,編寫了大量歌謠,《長連正歌》《諸葛亮》《孟姜女》《唐伯虎》等長篇小說歌均出自他的改編。因此,各地把白露坑推為畬族歌鄉之首,有「未到白露坑,不算唱歌人」之說。他創作的畬族小說歌,代表作有《高辛氏》《鍾良弼》《末朝綱》等。在畬族民間文學史上,鍾學吉第一次用畬族歌言的形式創作小說歌,首創出具有濃郁畬族色彩的獨特文學載體,留下劃時代的印記。因而民間流傳「有山哈人的所在,就有鍾學吉的歌」之說,閩、浙一帶的畬民尊崇鍾學吉為畬族「歌王」。

值得一提的是三明會館,它是鍾學吉文學創作的重要基地,是畬族小說歌傳播的重要歷史見證。三明會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建。是福建省畬族群體最早的議事之所,融祭祀、活動、聯繫和吃住為一體。由於當時府地沒有專門的畬族客棧,官府召集畬族當地族長或山民代表多感不便,因而動議集資興建。三明諧音山民,意為高辛帝所賜之盤、藍、雷三姓之民(鍾、李、吳均為入贅婿姓),或謂指畬族實際的藍、雷、鍾三大姓,又意為日、月、星或為福、祿、壽三星高照,有納吉呈祥之意,遂定名為「福寧三明會館」,專門接待畬族宗人,廳堂內設有神牌。鍾學吉利用會館提供的便利條件,在此廣泛收集素材,編寫大量歌本,成為一代優秀的民間文學藝術家。

會館同時還是優秀畬歌傳播的重要場所。愛歌成風的宗人,住館期間,亦以歌為樂,大量轉抄鍾學吉以及白露坑的畬歌,在閩東、浙南等畬族區域廣為流傳。

小說歌題材內容大都取材於我國民間流傳的戲曲、曲藝中的故事。白露坑小說歌有別於畬族日常雜歌。其基本特徵:一是敘事性強,有故事情節;二是具有嚴謹的結構章法;三是對正面或反面人物的形象刻畫運用了多種技法進行藝術加工;四是每篇由眾多的單首組成,單首的結構為四行,每行七字,類似漢語格律詩的「七絕」,最短的小說歌也有幾十首;五是作者的署名被巧妙地隱藏在歌尾;六是講究畬語方言押韻,為了達到抑揚頓挫的氛圍,導致字裡行間常出現所謂的錯別字,外人無法理解。這是畬族靈活運用漢語的最好詮釋。

小說歌以民間口頭文學形式在群眾中代代相傳,在不斷豐富和發展之中,除獨唱、對唱、合唱外,還有雙聲部重唱,叫做「雙條落」,即「雙音唱法」。由一個歌手先唱兩個字或四個字,另一歌手緊接和唱,它是我國民歌演唱中的稀有形式。在歌唱過程中夾用「哩」「羅」「啊」「依」「勒」等輔助音的唱法,稱之為「哎嚕調」,反之為「平調」。

畬族文學基本上為民間口頭文學,到了小說歌階段,便發展成手抄本,融入和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尤其在公共的場合,小說歌便發揮了類似於說書和評話唱本的功效,使更多的畬民在休閒中能瞭解到歷史,掌握到各種資訊動態,從中汲取文化營養。小說歌的出現,結束了畬族無戲劇的歷史,其影響遍及閩浙兩省乃至全國,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又一朵文化奇葩。因此,開展畬族文明史和畬族文學史的研究,離不開小說歌。對白露坑畬族小說歌的發掘、保護,是維繫畬族文化有效的橋梁和途徑。白露坑小說歌已超越自身存在的價值範疇,成為整個畬族的文化遺產,因而,它作為一個民族文化進步標誌性的產物,具有不可替代性。

過去的幾十年間,畬歌傳統漸漸式微,會唱畬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只剩部分有見識的老人,還堅守著這塊傳統陣地。目前,在畬族歌王故里的霞浦縣溪南白露坑村,大量畬歌古抄本和畬族秀才用過的古書籍已遭蟲蛀和流失。據群眾反映,文物的流失、被盜從20世紀80年代就已開始,大量的手抄歌本處於自生自滅狀態之中。據調查,全市尚有畬族歌手幾十人,現散落在民間的民國及其以前的畬歌手抄本已不多見,只有白露坑尚存百餘冊。

2006年5月,「畬族小說歌」被大陸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