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原院研發高效節能乾燥及循環技術 技轉廠商與技服單位獲好評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馬維揚於物理所大樓前留影。(記者王先國攝)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馬維揚於物理所大樓前留影。(記者王先國攝)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馬維揚於物理所大樓前留影。(記者王先國攝)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前身為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創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國原院於一一二年九月廿七日改制為行政法人。國原院表示,該院多年來專注於「核安與核後端、輻射民生應用、綠能與系統整合」等三大科技領域的研發。國原院成功開發新一代節能乾燥除濕技術,此技術包括創新循環材料、除濕轉輪元件以及乾燥除濕設備的自主開發,有效提升吸附式乾燥除濕設備能源效率超過二十%,並降低成本至少三十%。國原院物理研究所所長馬維揚表示,此技術突破國內乾燥除濕元件高度依賴國外進口的限制,有效解決高成本和能源消耗之瓶頸,達成經濟效益與環境永續雙贏目標,從一○七年至一一二年間,本技術已達成技轉七家廠商和技服八家產研單位並獲好評,累積金額共一五八○萬元,並榮獲一一二年台灣技術博覽會「鉑金獎」肯定,充分展現了國原院在工業與農業領域中提升生產效率和環境品質的核心能力。

在創新循環材料方面,國原院成功從煉鋁產業之爐渣廢棄物中提取鋁元素,轉化為高效能的氫氧化鋁、氧化鋁及活性氧化鋁陶瓷材料,並應用於製造除濕轉輪元件。此創新技術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與環境影響最小化,並已實現每小時一百公斤的生產量,完全滿足技轉廠商的商業化量產需求。

在節能乾燥方面,國原院開發之除濕轉輪元件具有出色的化學穩定性和高強度,能在較低的脫附溫度下高效地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從而產生乾燥空氣,顯著降低能耗。國原院也與國內製造商合作,引入了先進的雷射焊接封裝技術,進一步推動節能吸附乾燥除濕轉輪元件的模組化和商品化。

此外,為推廣應用於農業領域,國原院特別開發了智慧型吸附式乾燥除濕設備,並已在四千公斤大蒜的乾燥測試中證明其高效能和可靠性。該設備配備AIoT技術和智慧感測器,能即時監控和調整操作參數,數據亦可上傳至雲端進行分析,實現遠程節能控制,保證農作物乾燥品質。國原院近期亦將此技術應用於香草莢的乾燥製程,進一步擴展了其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範疇,展現了技術的多樣化應用潛力。

國原院表示,該院致力於循環材料、吸附乾燥除濕轉輪元件與設備的同步開發,通過整合上、中、下游產業鏈,精進現有商業技術,實現全系統的本土化生產製造。此外,該院利用熱能整合技術大幅提升了節能效益,有效降低了乾燥除濕之成本。這些創新開發不僅推動了工業與農業領域的永續發展,也為產業提供了環保、低溫、省時及高效節能的先進乾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