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聯專案監視器4成故障 遭詬病 嘉市砸1.9億 路口電眼全面數位化

嘉義市議員王浩15日在議會質詢「嘉聯專案」補助民間安裝監視器,年久失修後就派不上用場,形同虛設,促市警局通盤檢討改進。(廖素慧攝)
嘉義市議員王浩15日在議會質詢「嘉聯專案」補助民間安裝監視器,年久失修後就派不上用場,形同虛設,促市警局通盤檢討改進。(廖素慧攝)

嘉義市議員王浩15日質詢批「嘉聯專案」補助民間安裝監視器,年久失修後就派不上用場,形同虛設,市警局則認為嘉聯專案可彌補小街小巷沒有監視器的治安死角,每年152萬元限額補助38組;此外,近6年投入1.9億元將官方的路口監視器全面數位化。

王浩指出,市警局「嘉聯專案」補助民間裝監視器,2009年至2023年3月共1139組,有462組壞掉、677組正常,正常率59.4%,不到6成,原因是這個補助監視器只要超過保固期,就不維修,有車禍、刑案要調查卻用不上,形同虛設,早已被詬病。

王浩建議,嘉聯專案行之多年,應該通盤檢討,由公家單位裝設、維護,更能有效提升監視器密度,成為治安利器,不是徒有好看數據。

嘉市警察局長沈炳信答詢表示,嘉義市的監視器維護率高,會輔導民間監視器與公家共同建置完善的監視系統。

嘉市警局指出,嘉市2009年推行全國首創的「嘉聯專案監視器」,補助民間裝監視器,民眾負擔電費及維修費,保障機組運作4年,2017年起每年限額補助38組,每組補助4萬元,目前有676組列冊運作,每組監視器約可使用7年多,2022年增訂裝設滿8年而故障的機組,得再次申請補助。

嘉市警局還指出,嘉聯專案監視器多裝設在小街小巷,雖有年久失修問題,但屬民眾所有,如何處理,警方不便干預,但市警局建置的路口監視器系統自2002年起共建置686處2681具鏡頭,因應數位科技治理,2019年起每年編列2800萬元數位化,目前75%已數位化,今年特別編列5000萬元以提早完成全面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