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酸梅、塗萬金油… 這些偏方可以消除胃脹氣嗎?

胃脹氣不舒服,旁人七嘴八舌提供偏方,例如吃酸梅、含山楂片、在肚臍上塗萬金油、喝養樂多等,真的有效嗎?

烏日林新醫院內視鏡室主任、胃腸肝膽科醫師魏宏宇表示,雖然這些偏方並未證實百分之百有效,不過也不是全無道理,對一部分人來說的確能改善胃脹氣。

酸味食物可促進唾液分泌及腸胃蠕動

魏宏宇表示,酸梅和山楂片都是酸味食物,可能還沒吃、光是看到就會讓人分泌唾液,胃也跟著開始收縮蠕動;同時,梅子也跟鳳梨、木瓜一樣含有水果酵素,可以幫助腸胃道蠕動、緩解胃脹氣。

從中醫觀點來看,酸梅、山楂、麥芽茶、陳皮都可以理氣消脹、幫助消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針灸科主任楊素卿表示,山楂味甘酸、性平、無毒,有健脾消食、消肉積(消除吃太多肉而導致的腹脹及消化不良)的作用,可以減緩脹氣不適。

2歲以下嬰幼兒應避免塗薄荷油,以免中毒

許多人都有過小時候胃脹氣時,爸媽拿萬金油、白花油、綠油精在肚子上塗抹按摩的經驗。不過,魏宏宇提醒,薄荷油是薄荷萃取物,雖然有可能抑制並改善腸胃道痙攣,大人可以嘗試看看,但2歲以下的嬰幼兒應避免使用,以免傷害中樞神經。

嬰幼兒的皮膚穿透性高,使用含薄荷醇(menthol)、樟腦(camphor)等成分的外用藥品時,若沒注意用量,不小心就容易過量,可能會導致呼吸抑制;痠痛貼布、擦劑常用到的甲基水楊酸(methyl salicylate),若使用過量,也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及中樞神經中毒。

魏宏宇推測,按摩腹部會讓人覺得比較紓緩,可能是因為觸摸時神經傳導的速度,比腹脹疼痛傳導的速度更快,或是薄荷油的清涼或許會蓋掉不舒服的感覺。

也有喝乳酸飲料能消脹氣的說法,來自「攝取益生菌能促進腸胃道蠕動及排氣」的概念。不過,魏宏宇表示,每個人對服用益生菌改善胃脹氣的效果不一,要嘗試才知道,且益生菌有很多種,哪種有效、哪種沒效,目前尚無定論。

另外,也有些人睡前覺得肚子脹脹的,會平躺抱著自己的膝蓋,儘量讓膝蓋貼近胸口。魏宏宇說,這是利用增加腹壓的方式促進打嗝、消除脹氣,但如果有胃食道逆流則不建議這麼做。

中醫推薦│超好用脾胃保健法

覺得穴位很難記?總按不到正確位置?沒關係,中醫師提供好用的脾胃保健法,方便省力又有效,快學起來。

1.薑片貼肚臍消脹氣

脾胃功能不好、經常脹氣的人,除了多按摩腹部穴道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針灸科主任楊素卿建議可拿艾絨加一點白酒(高粱、威士忌等)揉成小球,用痠痛貼布貼在肚臍上,即可溫經散寒,改善脹氣不適。若是四肢比較怕冷的人可以改拿薑片貼肚臍,同樣可以祛寒、排濕、消脹氣。

2.飯後一招「乞丐蹲」

脾胃功能差、容易胃脹氣的人,楊素卿很推薦國學大師南懷瑾傳授的「乞丐蹲」。飯後背貼牆,屈膝蹲下,背要挺直,頭頂、腰、背、會陰要成一直線;蹲的時候女性兩腳併攏,男性兩腳可微微分開以放鬆襠部。

「蹲15分鐘,剛開始腳會麻,習慣後以後就不會了,」楊素卿說,採取「乞丐蹲」姿勢時,可以促進脾胃氣血循環、疏通經脈,自然就能達到健腸胃、消脹氣的效果。

3腳踝轉一轉

腳上有6條經絡通過,三陰三陽,兩隻腳共12條經絡,因此只要多轉腳踝,就能疏通許多經絡,氣血順暢,腸胃功能也會變好,楊素卿說。

做法是不穿鞋襪蹺起二郎腿,蹺右腳時,將左手手指與腳趾交叉,轉動腳踝30下,反方向再轉30下。兩腳輪流做。

好好用,健胃消脹3穴位

中脘

中脘穴是脾胃病的常用穴,可有效緩解胃痛。除了直接按摩穴道,以中脘穴為中心點,在穴位四周熱敷,再以畫圓方式按摩,也有助強化腸胃功能、促進消化及消除便秘。

功效:可改善各種胃痛、食道逆流、打嗝,以及胃氣沖心、泛酸造成的胸悶等。

位置:肚臍上正中線4寸,約五橫指處。

按法:用指端或掌根揉約2~5分鐘,也可以用掌心或四指輕輕按摩約5~10分鐘。

內關

氣血虛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微吃多一點就會引起腸胃脹痛,或吃東西時好像梗在胸口,不妨按摩兩手的內關穴鎮痛、降逆氣化濁氣。

功效:可健腸胃、安心神,治胃痛最有效,還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改善失眠。

位置:

‧ 前臂掌側正中線上,腕橫紋之下豌豆骨內側邊的凹陷處。

‧ 手掌向上,腕關節微微彎曲,可看到腕部兩條橫紋,從靠近手掌處的第一條橫紋直上(往手肘處)量取2寸(三指幅寬)。

按法:用大拇指的指端按壓,持續3~5分鐘

上巨虛

屬於足陽明胃經穴位,古人認為按摩上巨虛可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

功效:可調和脾胃、通經活絡。不但可緩解急慢性腸胃炎,對下肢痠痛麻木也有改善效果。

位置:

‧ 位於人體小腿前外側,正坐屈膝,在外膝眼下6寸

‧ 足三里直下3寸。

按法:坐著微屈膝,用拇指指腹揉約2~3分鐘,兩側輪流揉。

 

延伸閱讀:

胃脹氣吃什麼改善?消脹氣4穴道按摩,脹氣食物一次看

胃痛吃什麼?胃藥怎麼吃?胃痛飲食禁忌、6招舒緩胃痛

胃痛了好一陣子,何時該就醫?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