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否「維持現狀」 日學者分析關鍵在美國大選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29日專電)台灣總統大選過後,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就職,對於台灣民意清楚表明希望台海「維持現狀」,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加茂具樹指出,中國認為,如果川普在今年11月的大選中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地區的不確定性將增加。

賴清德在總統大選勝出,各界預期他將走一條不會屈服於中國壓力的路線,但也因為朝小野大,在國會可能面臨困難。「日本經濟新聞」邀請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前會長邱義仁、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加茂具樹、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等國際關係學院(SAIS)副院長肯特考爾德(Kent Calder)、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在紙上座談,討論台灣海峽是否能「維持現狀」。

邱義仁認為,賴清德就職後成為少數政府,要實現重要政策必須克服立法院的障礙,為此必須耐心與在野黨對話來達成政策,有時可能必須與在野黨妥協。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期也是國民黨過半數,當時就因為重要法案和預算遭到反對,使得政策無法推動。經典例子就是國防預算遭到國民黨反對69次,使得採購計畫停滯,中國與台灣的軍事實力差距擴大。

但他表示,這次朝野3大黨都沒有贏得多數席次,國民黨也認識到加強國防的必要性、第3大黨民眾黨表示支持擴大國防預算,賴清德政府向美國採購武器的預算案或許還有討論餘地。

邱義仁也指出,為了提升防衛能力,必須完善預備役制度,執政黨為此需要與在野黨協商,可能在必要時妥協。

加茂具樹表示,民進黨在國會沒有取得過半,可以說是符合中國方面預期。習近平政府可能會因此判斷,台灣內政因行政與立法分歧而不穩,民進黨很難與美國建立預期中的合作關係。此外,美國總統拜登在台灣選舉結果出爐後立刻表態「不支持台獨」,中國認為這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賴清德,並關注他在520的就職演說。

他表示,習近平政權認為,如果川普在今年11月的大選中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將是戰略上的好機會。因為,主張「美國優先」的川普將轉向美國內政,削弱美國目前維持國際秩序的意願和能力。川普之前擔任總統時,對於太平洋地區的結盟,包括日本同盟的興趣都不大。中國認為,川普如果回鍋,地區的不確定性將增加。不過,中國並不認為,美國勢力減弱,代表他們期盼的秩序將會到來。就像習近平常說的「機會伴隨風險」,台灣海峽的未來也會變得更不確定。

他認為,日本需要考慮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亞洲背景下與台灣的關係。日本必須增加外交手段,避免中國採取挑釁行動。在此脈絡下,台灣在軍事方面對日本不應該有過高期望。

肯特考爾德表示,由於中國需要外國投資,儘管可能會繼續在台灣海峽周邊進行軍事演習,但不可能有更過激的行動。習近平雖然正在等待改變現狀的機會,但現在還不是時候。除非台灣主動挑釁,不然這將是一場持久戰。

他表示,如果賴清德宣布台灣獨立,中國會有軍事行動,但他不太可能這樣做。而即將就任副總統的蕭美琴過去擔任駐美代表,憑藉她與華府的關係,預料能讓台美緊密合作。

他也指出,美國歷代政府對於中國侵台的對應都採取「戰略模糊」政策,沒有明確表態。但川普有只關心短期利益的傾向,他是否能夠保持一貫的「戰略模糊」態度令人擔憂。他可能會對中國施加強大壓力,以新方式應對台灣問題。

時殷弘則指出,賴清德不太可能採取積極行動來安定兩岸關係,他所說的「台灣是名為中華民國的主權國家」,事實上就是主張台灣獨立。中國政府絕對不會與賴政府對話,如果要對話,條件只有台灣接受九二共識、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若不同意,兩岸將沒有交流。

他表示,在民進黨沒有取得國會過半的情況下,中國將會加強與國民黨和民眾黨之間的關係,擴大與這些政黨擔任立委地區的政經往來。中國在蔡英文就任以後就對台灣在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方面施壓,這些情況在賴清德就任後將會持續。

他表示,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能否維持兩岸關係穩定,取決於中國是否能夠保持足夠的軍事威懾力,阻止台灣獨立。太平洋島國諾魯在大選後宣布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復交,可說是中國外交方面的成果。目前台灣邦交國仍有12個,中國將尋找各種可能性並採取適當手段,讓更多國家與台灣斷交。(編輯:陳慧萍)1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