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是讓歐洲民主陣營分裂的議題」 泛歐綠黨訪團團長:想與台推動「3P」交流

芬蘭籍歐洲議會副議長郝塔拉及德國綠黨籍國會議員組成的訪團25日抵達台灣訪問,2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德國籍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強調,歐洲不想從兩岸關係中看台灣,而是想與台灣直接互動,並想推動雙邊人民、政黨、國會「3P」交流。他也說,歐洲議會和台灣正在推進具韌性的供應鏈。

除了郝塔拉(Heidi Hautala)和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訪團成員還包括德國國會友台小組副主席徐德分(Till Steffen)、綠黨黨團副主席卜茹歌(Agnieszka Brugger)及黨團人權政策發言人米榭托維克(Boris Mijatović),將於28日結束台灣訪問行程。

郝塔拉表示,自己是第2位訪台的歐洲議會副議長,前1位是2022年訪台的時任副議長畢爾(Nicola Beer)。郝塔拉說,雖然不是每場會談都觸及安全議題,但她認為此議題受到全球關注,而自己來自與俄羅斯相鄰的芬蘭,其全民防衛制度或許是可與台灣進行合作的領域。

首次來到台灣的卜茹歌稱,這任德國政府表明反對用武力改變台海現狀,其爭端必須和平解決,並提到德國海軍將重返印太地區,之前德國海軍到印太巡弋是2021年。當時德國巡航艦「巴伐利亞號」(Bayern)行經南海,但未通過台灣海峽,也沒停靠中國。

台灣、歐洲推進韌性供應鏈

對於歐盟是否會以軍售、簽署《雙邊投資協定》(BIA)來展現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包瑞翰回道,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歐盟和德國均調整政策,現在歐盟是烏克蘭的第2大軍援者,德國則是歐盟中最大軍援者,不過目前只知台灣要提升不對稱戰力,軍售項目尚須多加討論。

<cite>2022年7月6日,歐洲議會針對天然氣與核能能否被納入歐盟的永續活動進行投票。(美聯社)</cite>
2022年7月6日,歐洲議會針對天然氣與核能能否被納入歐盟的永續活動進行投票。(美聯社)

至於BIA,包瑞翰稱,歐洲議會已數次表明支持立場,可是歐洲到台灣投資很容易,台灣約25%的直接外國投資來自歐盟,「投資不是重點」,而歐盟執行委員會2015年提出《全體貿易》(Trade for All)貿易策略,但外界都認為要先通過與中國的《全面投資協定》(CAI),才會輪到BIA。

「這已是條死路」,包瑞翰說,「CAI不會(被歐洲議會)批准的原因顯而易見」。歐盟與中國2020年12月30日完成談判,但只達成「原則性」共識。歐盟2021年3月制裁涉及新疆「再教育營」的4名中國官員,中國隨即報復,制裁5位歐洲議會議員和議會人權小組,導致歐洲議會同年5月凍結審議CAI。

歐洲議會當時表明,恢復審議的條件是中國解除制裁。身為被制裁者之一的包瑞翰2022年曾說,CAI不只有經濟因素,對中國還帶有政治因素,因為中國想藉由CAI來影響歐盟與美國的經貿關係。他在27日的記者會上稱,我國駐歐盟代表李淳已有提出想法,歐洲議會也有提出看法,正在推進有韌性的供應鏈。

<cite>2022年12月21日,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在台灣出席記者會(簡恒宇攝)</cite>
2022年12月21日,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在台灣出席記者會(簡恒宇攝)

台德民間論壇5月首度登場

包瑞翰所指的想法,應是《POLITICO》2024年1月報導提到,類似我國和美國《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框架」。另外,郝塔拉說,歐洲議會已在立法,確保在歐盟的非歐洲公司遵循環保規定,且不會違反人權、勞權,相信台灣在這方面會在歐盟市場很有競爭力。

包瑞翰提到,此行已和我國總統蔡英文、內閣成員、3個主要政黨、智庫、非政府組織和商界會晤,並稱展現民主陣營的團結、了解台灣發展、尋找合作機會是這次來訪的3大原因。他表示,拜會台灣民眾黨、中國國民黨時,對方均表達對台歐關係的興趣。

包瑞翰說,我國準副總統蕭美琴日前訪問歐洲議會,有與她會面。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26日設宴款待該訪團,蕭美琴也受邀出席。包瑞翰強調,台灣是可信、可靠、有價值的夥伴,這不限於經濟領域,還涵蓋其他共享價值領域,直言歐洲不想從兩岸關係中看台灣,而是想直接和台灣往來。

包瑞翰表示,台灣和歐洲關係在過去8年有很大的進展,台灣向歐盟展現關鍵利益,立陶宛和捷克等非邦交國都是實例,並稱德國2023年提出新的對話平台「台德民間論壇」,首次正式會談將於2024年5月登場。該論壇由德國外交部主動提倡,由我國駐德代表處和德國在台協會2023年12月簽署協議。

對於這次訪團成員全是綠黨籍,包瑞翰強調,德國、歐洲議會的綠黨相當支持台灣,但「綠黨不是唯一挺台政黨」,指出畢爾、2023年訪台的現任德國教育及研究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都屬於自由民主黨(FDP),「團結更強大...... 台灣不是讓歐洲民主陣營分裂的議題」。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