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緩和外部關係 對台靜觀其變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一年一度的大陸「兩會」召開,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的兩岸論述「零意外」,並未出現新基調或表述。但結合兩會召開以來官方對新一年內外路線政策的宣示,可以發現北京當前治國路線是「提振國內經濟、改善國際環境」,因而在這個背景下理解《報告》100多字的涉台段落,可謂「520前靜觀其變」。

時隔30年首次取消兩會後的總理記者會震撼海內外輿論,但這並不妨礙外界判讀北京的政治訊息。從兩會召開前的記者會,到李強、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分別宣讀的工作報告,基本能勾勒出20大「習核心」體制第2年的國政規畫;加上觀察大陸對台政策,不久前召開的對台工作會議反而比《政府工作報告》更具權威性,因此,兩會上的對台訊號更應從北京整體對內外情勢判斷、政策部署的架構之下解讀。

首先,大陸官方今年將「救經濟」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救經濟」的關鍵就在於「強民企、拉外企」。可以推斷,大陸官方會全力提振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信心,鼓勵民企外企加大投資擴產,創造更多就業。《報告》提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都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這句話把國企和民企、外企提升到同一位階,尚屬首次。《報告》續指,要加強吸引外資力度,落實好外資國民待遇,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等。

台商在大陸既屬於外資範疇,也依「融合發展」、「同等待遇」之原則,納入內資(民企)概念。因此,大陸在新一年要做到「強民企、拉外企」,台商必然是重點關照和支持對象。而在前一天舉行的政協會議上,王滬寧報告涉台內容雖然不多,但提及「圍繞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等協商建言」,聚焦經貿領域,從側面印證了未來一年大陸對台經濟政策將會配合「強民企、拉外企」的主軸。選前沸沸揚揚的ECFA全面中止傳聞或許逐漸明朗。

其次,大陸爭取外資、穩住外企的前提就是維護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也就是全面改善與西方國家關係、緩和中西意識形態矛盾。在這一點上,今年《報告》隻字不提「鬥爭」,外交部分論述四平八穩。值得注意的是,人大記者會上,發言人特意回應路透有關《反間諜法》的提問,重申對外開放「門始終打開,不會關上」,同時也對中美關係「吹和風」,說明過去一年來北京緩和與西方關係的外交路線暫時不會逆轉。

從上述架構來看,《政府工作報告》涉台灣部分的表述基本屬於原則宣示,假如520賴清德就職演說採行溫和務實路線,大陸對台料不會有強硬動作。(作者為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