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的母親們/魯先聖

魯先聖

一、損己利人的毛澤東之母
毛澤東的母親毛文氏,忠厚賢慧,給毛澤東一生很大影響。她一位勤勞、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1867年出生於湖南湘鄉縣唐家坨的一個富裕農家,18歲的時候,嫁到了僅一山之隔的韶山沖,成為農民毛貽昌的妻子,也成了這個家庭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1893年始,她相繼生下了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

文七妹沒念過書,但佛教思想對她的影響極深,忍耐、慈悲、佈施、平等,這些思想在她的身上有鮮活的反映。她心地善良,對貧苦人富有同情心,經常瞞著丈夫接濟貧苦鄉親。饑荒年,窮人乞討,她更是多加佈施。而丈夫是不贊成施捨的,家裏為了這種事情經常發生爭吵。毛澤東回憶往事的時候,曾風趣地說:“我家分成兩黨。一黨是我父親,是執政黨。反對黨由我、母親、弟弟組成,有時連雇工也包括在內。”

毛澤東曾說:“世界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損人的人;可以損己而利於人的人。我母親正是最後一種人。”母親的美德對毛澤東影響極深。毛澤東有個堂叔生活非常困難,父親毛貽昌想“乘人之危”買下他的水田,這遭到了母親的堅決反對,並且母親常帶著毛澤東偷偷去接濟這位窮本家。母親的美德對毛澤東影響極深,耳濡目染,無聲無息地滲入了他幼小的心靈,使毛澤東從小就對弱者極具有同情心,並與母親一樣經常幫助別人。

毛澤東六七歲時開始在私塾讀書,一天,他向母親提出要帶著午飯到學校裏去吃。文七妹以為兒子可能是為了節省往返的時間和精力,利用這段時間多讀點書,於是同意了兒子的要求。可是在這以後的連續幾天內,文七妹發現兒子帶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學回家後依舊顯得很饑餓的樣子。她不由地擔心兒子是不是得了什麼怪病,便細細盤問毛澤東。毛澤東只好老老實實地告訴母親:“媽媽,我們私塾新近來了一個叫黑皮伢子的同學,他家裏很窮,每天都沒有午餐吃。我見到他總是挨餓。於是我就想自己帶午飯去,好和黑皮伢子兩個人勻著吃。”文七妹聽到兒子的這番話,不但沒有責備兒子,反而感到非常欣慰。她告訴兒子說:“你應該早一點告訴我。你這樣做是正確的,我非常高興。但是以後要帶夠兩個人的午飯,免得兩個人都半饑半飽的。”此後,文七妹總是給兒子準備兩個人的午飯,飯菜也越來越豐盛。母親這種樂於助人、損己利人的品行,影響了毛澤東的思想和性格。一直到他成為偉人之後,他仍舊繼承和發揚這些美德。

1919年,母親患腮腺炎。當時毛澤東在長沙讀書,得知消息,急忙趕回家把母親接到省城治療,可是由於其他病症併發,母親還是離開了人世,終年53歲。母親去世以後,毛澤東專門了一篇《祭母文》,鐫刻在韶山沖他父母合葬墓的右側石碑上。毛澤東在《祭母文》中寫道:“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致。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潔淨之風,傳遍戚裏。不染一塵,心存表裏。”《祭母文》全篇記述了母親的養育深恩和盛德高風,字裏行間凝結著母慈子孝的真誠情義。毛澤東用還寫下兩副靈聯:“疾草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春風南岸留暉遠,秋雨韶山灑淚多。”這兩副靈聯,也深深地記述了毛澤東的母親平生對他的養育之恩,也由衷地表達了他對母親的孝敬之情。

母親對毛澤東從小就進行的德育教育與薰陶使他一生都受益無窮。從毛澤東寫的《祭母文》和信件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對母親的眷戀和愛戴。正是文七妹那種忠厚賢慧、善良慷慨、勤勞簡樸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影響了毛澤東的思想和性格,“給了他一副眷愛天下窮苦人的心腸”,母親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中國解放後,毛澤東多次寄錢給生活困難的父老鄉親和師友,邀請他們到北京敘舊,設宴款待,贈送禮物。而他自己則吃穿都很普通,生活相當儉樸。母親的高尚情操讓毛澤東受益終生。

二、賢良的朱德之母
朱德,字玉階,四川儀隴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十大元帥之首。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舉行追悼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母親鐘太夫人大會,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僅有的一次為黨的領導人的母親舉行的公祭儀式。中共中央送的挽聯是“八路功勳大孝為國,一生勞動吾黨之光”。毛澤東的挽聯是“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劉少奇、周恩來的挽聯為“教子成民族英雄,舉世共欽賢母範;畢生為勞動婦女,故鄉永保好家風”。

朱德的母親鐘氏生於1858年,祖輩靠賣藝為生,一共生了13個兒女。因為家境貧窮,無法全部養活,只留下8個,以後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因為孩子多,母親總是每天天還不亮就起床,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紗,還要與家裏的其他婦女輪班做飯。家裏的生活很苦,可由於母親的聰明能幹,也勉強過得下去。平時吃的是豌豆飯、菜飯、紅薯飯、雜糧飯。穿的衣服是母親親手紡線、再請人織成布、染成色的土布衣服。一套衣服老大穿過了,老二、老三接著穿。朱德母親性格和藹,任勞任怨,從不打罵孩子,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因此,在這個大家庭中,長幼、伯叔、妯娌相處得很和睦。

她對孩子管束很嚴,朱德剛四五歲,就跟著母親幹家務活。父親有時吸點煙,喝點酒,母親不讓孩子沾一點。長大後,朱德要離開故鄉參加革命,母親不但不反對,還給了朱德許多安慰。

由於過多的生育,繁重的勞動,貧寒的生活,使這位年輕的母親過早地蒼老和憔悴。朱德後來向美國記者史沫特萊談起母親時說,她的褲子和短褂上,左一塊右一塊都是補丁,兩只手上伏著粗粗的血管,由於操勞過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頭髮在後頸上挽了一個髮髻,兩只大大的褐色眼睛裏充滿了賢慧,充滿了憂愁。

朱德一生無論做事做人都深受母親的影響,他始終對母親滿含感激之情。他常說:我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鬥爭的經驗。我在家庭中已經飽嘗艱苦,這使我在30多年的軍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沒感到過困難,沒被困難嚇倒。母親又給了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感到過勞累。她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後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德後來轉戰川滇,把母親從老家接出來,但她仍願回家勞動,從那時就和朱德分開了。以後,朱德到國外尋覓革命知識,參加共產黨,二十多年來從未回過家門,但她仍不斷寫信鼓勵朱德要在外面做大事。抗戰後,朱德只寄了幾百元錢回去,她仍然繼續勞動,並不依靠八路軍、共產黨為她養老,因為她知道抗戰是艱苦的,共產黨人是大公無私的。

三、成就一代偉人的周恩來嗣母
周恩來出生於1898年,祖藉浙江紹興。因爺爺周攀龍是淮安縣的師爺,舉家遷至蘇北。其父周劭鋼忠厚怯懦,終生作一名小職員。周的生母萬十二姑性格開朗,善解人意,她讀過私塾,處事公正,精明果斷,富有同情之心,深受全家敬重。萬十二姑因小叔子新婚不久就重病纏身,她為了讓痛不欲生的弟妹有所寄託,便將不足周歲的長子周恩來過繼給弟弟。就這樣,周恩來到了嬸娘陳氏的屋裏。

嗣母陳氏22歲丈夫故亡,身邊只有周歲的嬰兒相伴。陳氏出身書香門弟,能詩善畫。她性格溫和,端莊文靜,心巧手靈,辦事細心,她把才智、理想和全部的柔情愛意都寄託在了呀呀學語的恩來身上:三歲教他讀書,五歲送他上私塾。不到十歲,周恩來就讀了許多中國古典名著。周恩來十歲那年,死神奪去了他兩個母親的生命,然而母親們身上所體現出的中華民族的良善,與中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卻象母親甜甜的乳汁一樣將少年恩來的心靈滋潤透徹。

在東京留學時,每到寒風拍窗的深夜,周恩來便焚起一柱香,拿出嗣母的親筆詩稿,在燭光下默默頌讀。去國他鄉的孤獨,經濟狀況的窘迫,家國前景的未蔔,使他頌一句慈愛滿懷,讀一篇清淚兩行。他一度曾將解脫苦悶的凡塵之苦寄託於佛家‘無生’的思想,也與母愛的仁慈和豐厚有著密切相關。有一次他深情地說:我已經多年沒回故鄉了,母親墳前的小樹一定長得很高了……寥寥數語,催人淚下。

陳氏母親的精心撫養和傾心教育,對周恩來的品格形成和文化修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18年1月2日,周恩來旅日期間寫下了情深意切的《念娘日記》:“我把帶來的母親親筆寫的詩本打開來念了好幾遍,焚好了香,靜坐一會兒,覺得心裏非常的難受,那眼淚忍不住的要流下來。計算母親寫詩的年月,離現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時候母親才十五歲,還在外婆家呢。想起來時光容易,墨蹟還有,母親已去世十七年了,不知還想著有我這個兒子沒有。”

1920年1月,周恩來從日本回到天津領導學生運動被反動當局逮捕,在獄中寫過一篇念娘文,再次表達了對嗣母陳氏的深情,可惜這篇文章沒能保留下來。抗戰勝利後,周恩來在重慶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三十八年了,我沒有回過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親恩未報。”建國以後,已擔任政務院總理的周恩來還深情地說:“直到今年,我還得感謝母親的啟發,沒有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

成為共和國總理之後,周恩來還多次說過:沒有母親的愛,我不會走好學的路。嗣母終日不出門,我好靜地性格是從她身上學來的;生母是個爽朗的人,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母教的仁慈和禮讓,薰陶出周恩來善良多、野性少的性格。他十歲便受命照管窘迫的大家庭。對柴米油鹽問題的思慮、對親朋好友往來的應酬,造就了他初步的管理才能。伯父周貽賡喜愛侄兒的才學,便將12歲的周恩來接到東北隨自己生活。周恩來說過,離家去東北,是我的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他初到瀋陽讀書時,一開始經常遭受頑童欺負。但不久他便以優異的成績和謙和的品德,贏得了同學們的好感。母親的良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周恩來,知識的力量,潤物無聲地充實著周恩來。14歲的周恩來已經有了救國之志、憂國之情,他曾奮然命筆,寫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願。

周恩來讀書的南開學校,對他的一生更是影響深遠。南開校門的側壁上有一面大鏡,鏡上懸掛的木匾上寫滿對學生的告誡: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扣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躁、勿怠;顏色宜和、宜平、宜靜、宜莊。’南開學校的教育,與周恩來一生端莊瀟灑的儀容、落落大方的舉止、機敏智慧的談吐等儀容舉止的養成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瞭解周恩來的人都會不禁發出相同感歎:歲月的流逝,只能奪去周恩來的青春和烏髮,但他一生始終是面淨、發整、衣挺、鈕結、頭正、肩平、胸寬、背直、不傲、不暴、不怠,待人和藹可親,這毫無疑問得益於周恩來家庭和學校的教育。

四、寬容開明的鄧穎超之母
鄧母揚振德是大戶人家的獨苗千金,但在十四歲時父母忽然相繼去世,她憑藉自己的醫術一個人生存下來,二十五歲時嫁給了鄧家續弦,三年後生下一個女兒,但丈夫因嫌棄是個女孩,要把孩子送人,是她用一把剪刀相逼,留住了孩子,取名玉愛。這個女兒就是鄧穎超。

小玉愛三歲時,她的父親因故獲罪,發配新疆,終又病亡在回家路上。失去丈夫的楊振德謝絕了親友的幫扶,堅持靠行醫為業,孤身一人撫養女兒。先後在南寧、上海、北京等地漂泊,後為了玉愛的學業,才在天津安定了下來,並為玉愛取學名文淑。在此期間鄧母漸漸接受了一些先進的革命思想,並以更加寬容和開明的理念教育女兒,使得文淑也長成與她一般模樣的女子:堅毅、剛強、獨立、開朗、熱情、追求進步

楊振德知道,一個女子能夠做出點事情,非常的不容易。但她沒有因為不容易而退卻放棄,相反,她明知獨立自強的路很難走,卻依舊毅然決然地堅持走著,並一手養育了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兒。鄧穎超一生堅韌剛強,用總理的話說,就是可以經得起驚濤駭浪、艱難險阻,在一次次生死關頭面前,鄧穎超的表現都折射出了楊振德的風範。

無可否認,楊振德對鄧穎超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甚至可以說,是楊振德造就了鄧穎超。而鄧穎超對自己的母親,感情也極其深厚,直到她晚年,母親的相片依舊掛在臥室床頭、她隨時可以看到的地方。

五、為鄧小平一生鞠躬盡瘁的平凡繼母
在鄧小平晚年的時候,人們從很多公開的照片中看到鄧小平有一個比他大不了幾歲的繼母一直與他生活在一起,包括他被軟禁在江西勞動的時候,繼母也在那裏。那麼,鄧小平的生母是誰?

鄧小平的親生母親姓淡,到鄧家時年齡長鄧老爺兩歲,雖家教好,但並不曾讀過書。她的長處就在於十分能幹,知情懂理,並多才多藝,更為主要的是她在當時身體健康,這給鄧家帶來了繁榮。淡氏婚後一年就生了一個女兒。兩年後,陸續為鄧家生得二子。1904年的8月22日,鄧小平就在鄧家的期盼中來到這個世界。他是家中的長子,在呵護中度過了他的幼年。母親相夫教子,受到鄉人尊敬。

母親農活很好,除此外還精通一道養蠶技術。在鄉鄰之間,她養的蠶又肥又壯,結絲最好。她總是高高興興地帶著孩子們繅絲,賣了錢就補貼家用。她生在大戶人家,通情達理,品行端正,街坊鄰里發生什麼糾紛,都請她斷家務。她對於鄧小平的影響很大,她堅決主張讓兒子讀書,並贊成把孩子送到國外接受新思想。她說:好男兒志在四方,應該到更的的世界鍛煉自己。在鄧小平12歲的時候,母親病故,終年42歲。鄧小平常常回憶說,母親最疼愛的是自己,後來他到法國勤工儉學,一去不復返,有時音訊全無,這使她十分掛念。每逢春節團圓之際,飯菜端上桌時,她已淚流滿面。有人說,她是想大兒子想死的。他只在母親身邊生活到12歲左右,但這12年卻影響了他一生。正視母親的引導和教育,才使鄧小平立志離開家鄉,遠涉重洋,去法國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我們在一些照片中見到的與鄧小平晚年生活在一起的繼母,就是夏伯根。她是鄧老爺的最後一位妻子,也是繼淡氏去世後,娶的另兩位妻子中最後的一位。建國之初,鄧小平日理萬機,卓琳也是夜以繼日地工作,所有家中事務全由夏氏料理。夏氏用她的勤勞成為鄧家的一員。夏氏最大的功勞在於鄧小平文革蒙難時期。那時,她成為鄧家至關重要的人物。第一次蒙難,孩子尚小,她就像一只老鷹一樣,用翅膀呵護著這群受到歧視的小鳥。縫補漿洗,吃穿用學,她都得一一操心,大孫女鄧楠主持家務,她當顧問,幾乎用平常家中十分之一的開銷,保證了日子一天天過了下來。鄧小平下放江西的時候,鄧小平提出要帶這位老人一同去。他要求得到批准。夏氏到江西一住下,就鋤地種菜、淘米做飯,年齡大了,她就戴著一副老花鏡堅持勞作。

在鄧小平的飲食生活裏,一是酒,二是豆瓣醬,但當時缺少供應。可這沒有難倒夏氏,她同卓琳反復試驗,終於自己釀出了鄧家的酒和鄧家的豆瓣醬,也為鄧家在流放歲月的生活裏添加了一道佐餐。夏氏把一生獻給了鄧家,把母愛獻給了鄧小平的事業。當鄧小平晚年住在醫院時,她得不到他病情的音訊,就不斷問孩子們:“寶忠回來了嗎?”張寶忠是鄧小平形影不離的老警衛。她知道只要張寶忠回來,小平就沒什麼大事。突然有一天,張寶忠回來了,帶回的是鄧小平逝世的消息,老人的頭髮一下白到發根底,從此,她突然感到身體再無氣力。

老人九十餘歲高齡謝世,只留下一個名字叫夏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