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腦脊髓膜炎難預防 醫提醒未治療致死率高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6日電)藝人趙小僑今天分享2022年女兒「典典」3個月大時,曾疑似腦膜炎住進加護病房,幸好檢查確定不是腦膜炎,順利康復,醫師提醒侵襲性腦脊髓膜炎難預防,如未治療致死率高達5成。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監事、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今天出席記者會,聽著趙小僑分享女兒生病的經歷,他表示,在醫院發生過非常多更悲傷的憾事,侵襲性腦脊髓膜炎(IMD)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導致的疾病,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困難診斷。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最可怕的是感染後病情惡化快速,黃玉成說,個案在出現症狀後24小時內恐併發譫妄、意識不清、癲癇等嚴重後果,若未治療致死率將高達5成,甚至即使被救回,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可能引發嚴重後遺症,包括智力受損、截肢等,更有近7成兒童會出現學習障礙。

黃玉成提醒,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傳染方式是飛沫與密切接觸傳播,每10至20人就有1人為無症狀帶菌者,時間可長達數月,難以防備。容易感染高危險族群包括0至2歲嬰兒、2至6歲面臨學校群聚的幼童及青少年,其中確診高峰落在3至6個月免疫系統尚未健全的嬰幼兒群體。

隨著醫學技術進步,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已有疫苗可預防,英國、澳洲等地均已將腦膜炎疫苗列為嬰幼兒常規公費接種項目,黃玉成表示,在即將到來群聚機率高的暑假前,呼籲家有0至6歲嬰兒、孩子的台灣家長,可考慮施打疫苗,同時不要忽視勤洗手、戴口罩的重要性。(編輯:陳政偉)11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