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觀察報告 泰國打壓外國異議人士數量激增

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今天(16日)表示,在泰國尋求庇護的活動人士與異議人士容易遭到騷擾、監視和人身暴力,同時這些行動往往在泰國當局的合作下進行。

總部位於紐約的人權觀察表示,在過去10年,針對泰國境內外國人士的打壓行動激增,當局並用外國異議人士來交換居住在海外的泰國政府批評者。

人權觀察指出,對此負有責任的政府包括中國、巴林和東南亞國協(ASEAN)區域集團成員國。

報告指出,在一些案例中,泰國官員逮捕尋求庇護者與難民,並在未經正當程序的情況下,將他們遣返母國。

人權觀察亞洲區總監皮爾遜(Elaine Pearson)表示:「泰國當局越來越涉入一個與鄰近國家的『交換市場』,非法交換彼此的異議人士。」

皮爾遜敦促泰國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立即下令針對「任意逮捕、暴力攻擊和強迫遣返難民與政治異議人士」,展開全面且透明的調查。

人權觀察表示,他們分析了2014年至2023年之間,在泰國發生的25起案件,並對受害者、家人和目擊者進行了18次訪談。

報導指出,最近幾年在泰國,有越南的異議人士遭到跟蹤和綁架,寮國民主倡議人士被迫失蹤或殺害,以及一名馬來西亞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酷兒)人權影響力人士成為遭遣返的目標。

人權觀察表示,泰國當局並拘留且非法驅逐中國異議人士和難民。

同時,部分泰國活動人士在柬埔寨、寮國和越南遭到殺害或失蹤。

人權觀察在今年2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跨國鎮壓」已經對政治批評產生了「寒蟬效應」,並呼籲各國和國際組織採取行動。

人權觀察提到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巴林、白俄羅斯和柬埔寨等20多個國家政府的75起案例,在過去15年間進行「人權侵害... 以威懾異議人士或讓他們噤聲」。

使用的方法包括殺戮、綁架、非法帶走、濫用領事服務、鎖定並集體懲罰親屬,以及數位攻擊。

報導指出,部分政府也濫用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的紅色通緝令,該通緝令觸發全球警報,要求執法部門在可能的引渡之前先逮捕人員。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泰國歷經極端高溫 首季61人中暑身亡
軍事政變後首次!泰國時隔10年將舉行參議院選舉
泰國大麻政策急轉彎 總理:年底前重新列管為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