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低迷:過剩房源估可供1.5億人居住!經濟下行驅使更多人選擇租房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正面臨飽和、銷售不振的情況,進而導致市場中的房源過剩問題日益嚴重。《日經亞洲》3日報導,估計中國市場可能需時至少5年才能消化這些房屋庫存。若以一家3口生活所需面積為100平方公尺(30坪)計算,中國目前的過剩房源可供1.5億人或約5000萬個家庭居住。

另據《南華早報》4日指出,在經濟低迷時期,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租房而不是買房。中國指數研究院事業部研究部總監徐躍進指出,目前,市場情緒低迷,一些潛在的購屋者決定延長租約而不是買房。

房市買氣冷,降價求售

《日經亞洲》指出,自從2020年起,中國監管部門實施了一系列針對房地產業的去杠桿和消除債務風險的新措施後,建設熱潮開始降溫,銷售數字也出現下滑。從數據來看,2023年中國全年住宅銷售面積為9.4億平方公尺,較2021年15.6億平方公尺的高峰急劇下降了約40%。

目前來看,房市的復甦可能面臨到少子化的挑戰。2020年,中國具有首次購屋能力的30多歲人口達2.2億,但由於人口減少的影響,預計到2035年,具備房屋購買力的該群體人口將減至1.6億以下。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等專家的研究顯示,中國城市的新屋開工率在2035年之前每年都會以3%的速度下滑。

<cite>2023年8月17日,北京郊區正在建設的碧桂園一號世界城。(美聯社)</cite>
2023年8月17日,北京郊區正在建設的碧桂園一號世界城。(美聯社)

中國各地的房地產商或屋主都在競相降價促銷。四川碧桂園一位銷售人員表示:「這套110平方米(約33坪)的房子,現在售價約人民幣62萬元(約新台幣273萬元),已經降價22%。如果您有興趣,我們還可以再降價。」這家中國房產巨擘由於財務困境,正在出售資產以自救。

網站和社群媒體上也充斥著有關各地公寓折扣降價的討論。「有人在遼寧省瀋陽的一個物業發現,每平方米價格現在為8300元(約新台幣3.6萬元),下降了3000元(約新台幣1.3萬元),」一位用戶發文說。

越來越多人傾向租屋而非買房

《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智庫「貝殼研究院」指出,中國租戶的租屋時間變長了,他們不再將租房看作是「暫時居所」,相反,他們將租房視為更長期的「安居」。

28歲的陳琳妲(Linda Chen,音譯)和她的丈夫是越來越多在中國經濟下行期間選擇租房而非購房的人之一。前幾年,兩人在杭州買下面積70平方公尺(21坪)的公寓,背負每月約人民幣9000元(約新台幣4萬元)的房貸。去年12月,他們以約30萬元(約新台幣132.2萬元)的折扣價賣掉了他們的家,並搬進了一個面積差不多的租處。

<cite>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美聯社)</cite>
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美聯社)

即使政府去年推出了多輪房貸減免措施,這對夫妻仍然需要支付每月超過7000元(約新台幣3萬元)的房貸,這促使他們決定出售房屋。她說:「這並非輕易的抉擇,但(這房子)是一個沉重負擔。我知道無論價格如何,我們都需要出賣掉它。」

目前,夫妻倆能夠負擔他們新居的月租金4000元(約新台幣1.7萬元)。陳琳妲在被裁員後接受了一份薪水較低的新工作,而她的丈夫則是在中國就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從頭開始創業。她表示:「租房更有彈性,更適合我們。至少在未來五年內,我不會再考慮買房。」

租金也在下降

分析師表示,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加上政府支持的可負擔租賃房屋湧入的,一些急需出租房屋的獨立房東因而略微降低租金,以加快租出房屋的速度。2021年7月中國當局推出了促進租金補貼的政策。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CRIC)長租部研究主管李建林(Li Jianlin,音譯)表示,根據他們對55個城市的調查,去年整體租金總額有所下降,租戶的支付能力和意願也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他指出:「許多獨立房東在出租房屋後,一段時間內難以達成交易,因此被迫降低租金,否則可能失去租戶。」

徐躍進表示,租房市場出現了「消費降級」的現象,即一些租戶更傾向於租金較低的房屋。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去年底進行的半年度調查顯示,在全國各地的約9000名受訪者中,有64%表示在租賃期滿時會考慮搬到租金更經濟實惠的住所,而預期收入下降是他們搬遷的主要原因。

<cite>2023年3月15日,北京中央商務區的建築工地。(美聯社)</cite>
2023年3月15日,北京中央商務區的建築工地。(美聯社)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