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國民黨三度落敗開改革第一槍!學術界發動連署提「青年接棒」4大主張

國民黨在總統大選中三度失利,今(5)日學術界開第一槍發起連署,提出倡議「開放國民黨:我們的改革主張」,具體主張分別是開放的組織、開放的智庫、開放的理念、開放的決策。期盼通過這4項主張,國民黨能夠實現青年接棒、社會對話、重建使命、和內造民主的目標。

包括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王震宇、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方天賜、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張弘遠、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廖舜右、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盧業中今天發表共同連署聲明。

聲明中指出,1月13日總統立委選舉結束,國民黨再次失去執政機會,數百萬支持者挫折失望,未來會不會長期在野,更令支持者焦慮不安。雖然,2月1日國民黨贏得國會議長席次,讓支持者感到振奮;但要有效主導未來的立法議程,成為政治進步的領航者,國民黨還需要調整組織和路線。

聲明中表示,「我們是一群對國民黨寄予厚望的學術工作者,無論是否為黨員,都曾經在不同時間以不同方式支持國民黨。同時也對於國民黨改革不夠快速、不夠徹底,而使台灣民主欠缺制衡走向失衡,深感憂慮。」為了喚起國民黨內更多改革的聲音,也為了讓台灣更好,決定拋磚引玉提出倡議「開放國民黨:我們的改革主張」。他們認為,國民黨必須向支持者全面開放,讓數百萬票投國民黨的支持者注入源頭活水,讓國民黨再次成為年輕人可以擁抱的政黨。

聲明中指出,具體主張分別是開放的組織、開放的智庫、開放的理念、開放的決策。通過這4項主張,盼國民黨能夠實現青年接棒、社會對話、重建使命、和內造民主的目標。

一、開放的組織—青年接棒

要號召青年投入國民黨,必須培養年輕的從政精英,從地方到中央的黨組織,都應該有計畫的安排年輕的從政菁英進入決策體制。讓年輕的從政精英在不同地區、不同職位歷練,提早培養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全國性領袖。同時,讓資深世代的決策者和年輕人一起決策,打破國民黨的世代落差,並善用年輕人的熱情,改造國民黨僵化的決策風格和外在形象。建議:

(一)不分區立法委員被提名人,45歲以下比例應不低於3成,女性比例應不低於4成,且每位被提名人僅能任職2年。
(二)各級黨組織和中央黨部各部門應有45歲以下副主管至少一名,且三等親內無擔任縣市議員、立委、或縣市長者的比例應不低於一半。
(三)鼓勵支持者自發團體通過登記參與基層黨務。

二、開放的智庫—社會對話

黨研擬政策必須經過和社會對話,智庫要成為黨和公民團體、議題倡議團體連結的平台,在每一個重大議題上尋找理念相近的社會團體,通過民主審議,讓黨的決策和社會同呼吸,讓黨的政策引領社會輿論,也可以擴大黨的社會基礎,從公民團體中發掘和黨理念相近的政治人才,為黨注入新血。建議:

(一)智庫應定期和學界意見領袖對談。
(二)智庫應定期和社會團體意見領袖對談。
(三)智庫應定期和國際智庫學者對談。
(四)智庫要作為議題合作的開放平台,催生不同議題的政策倡議聯盟。

三、開放的理念—重建使命

要能凝聚人心、鼓動風潮,黨不能僅限於追隨民意提出政策,而要本於價值引導民意。黨的品牌是良好的執政績效,而執政績效能轉化為選舉的號召力則來自於背後的理念價值。理念價值是對於兩難問題的抉擇,當前台灣面臨3大難題,一是兩岸難題,如何維持分治現狀又保持兩岸穩定;二是經濟難題,如何繼續經濟成長又能實現公平分配和推進能源轉型;三是社會難題,如何保護個人自由又能維持社會秩序。這三大難題,民進黨用台灣價值、非核家園、和婚姻平權,建立新的社會主流觀,而把國民黨從建制主流變成保守反動。國民黨必須進行議題創新,重塑社會主流,成為可被信任的準執政黨。建議:

(一)黨的領導階層和黨籍公職應定期和支持者對話,接受支持者監督。
(二)黨內意見領袖應不定期進行政策辯論,通過辯論凝聚黨內共識。

四、開放的決策—內造民主

國民黨權力結構必須內造化、決策程序必須民主化,從一人決定改為集體決策。當決策反映整體支持者的意志,而不只是黨員意志,才能避免和社會脫節,提高黨和支持者的黏著度,進而擴大黨的社會基礎。由納入民選首長和民意代表的委員會決策,可以強化黨的團結,提高黨的權威,進而提升黨內對於民主的信心。建議:

(一)下屆中常會應限定於15名以內,並由主席、直轄市長4名,其他縣市長代表3名,國會領袖3名為當然代表。
(二)黨籍立委、直轄市與各縣市議員與民選首長列為全國代表大會當然黨代表,中央委員會改為分區選舉,並大幅縮減委員名額。

聲明指出,作為召喚改革力量的第一步,2月5日早上9點將改革主張同時公布於個人臉書。此外也將改革主張放在AVAAZ社群連署平台,號召有志者共同連署,為國民黨的徹底改革、為台灣民主的重建平衡貢獻心力。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