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關係】你曾被「媽咪劫持」嗎?

作者:可蕾兒+查爸/菜鳥移民育兒探險

「你根本還不懂什麼呢!等你為人父母就知道了。」年輕或單身的朋友們,有沒有在談話中或社群媒體上,被已經為人父母的朋友神來一句嗆得滿頭霧水過?這種總是將各種話題的注意力轉移到育兒或母親經驗的行為,被稱為 Mommy Jacking,中文通常譯為「媽咪劫持」。

2021 年,一位屢獲殊榮的導演 Therese Shechter 拍攝了具開創性意義的紀錄片《我所謂的自私人生》(My So-Called Selfish Life),探討了一個對許多人來說極大的社會禁忌:選擇不做母親。片中婦產科醫師波納蒂絲羅素談到,當網路上充斥著「分享孩子」的文章時,她觀察到這帶動了「為人母親的價值又提高了」的感受。獲得孩子幾乎成了一種執迷,人們把子女當成裝飾品、成就的標章,在我們社會幾乎成了一種拜物的執迷

身為一名用盡力氣經營家庭與照顧孩子的媽媽,我對這段描述心有戚戚焉!其實在新婚時,我整整有 4 年時間抱著堅決不想成為母親的想法,這部紀錄片赤裸裸地道出女性對抗社會主流期許的內心掙扎:女人的價值是被「有沒有生過孩子」而定義的嗎?

《我所謂的自私人生》觀後體悟

《我所謂的自私人生》導演在自我介紹中說道:「我們只是希望過自己選擇的生活的普通人。」她在 2015 年決定製作這部「選擇不參與懷孕和育兒過程」族群的紀錄片,因為聽到越來越多有關這個話題的對話,於是導演在個人臉書頁面上發布了一項調查,短短一週內就收到了超過 1,900 個回答。

幾週後,這個數字再次翻漲。而導演在問卷中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什麼回答這個調查?」有非常多人都回覆:「因為我們必須談論這個問題;因為沒有人在談論這個問題。」

全球的已開發國家,都面臨著少子化的問題,但作為女性的「生育自主權」,卻相對少被討論。2022 年初,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再次稱無子女的夫婦為「自私」,並讚揚父母之道為人類經歷的重要部分,引發社會各方激烈爭論。

《我所謂的自私人生》紀錄片從導演本人的真實觀點出發,講述多名同樣「自願選擇不成為母親」女性的生命故事:

一位曾在 1970 年代早期於電視節目上公開宣稱自己選擇不要孩子而付出代價的前教師;一位想如電視劇《黃金女郎》(The Golden Girls)一樣享受晚年的紐約布魯克林嘻哈歌手;一位開設了大學首門關於無子女生殖正義課程的教授;一位因失敗的試管嬰兒療程,導致人生全面改變的女性……

他們一同探討母親此一角色之於女性的意義與影響,並進一步揭示社會如何透過文化、經濟、歷史及政治的力量,強化母親角色是一種義務和命運的觀念,最終提出對於女性身體、生活自主權的有力呼籲:成為女性沒有唯一正確的方式,而我們在社會中的價值也不取決於生育能力。

回頭來看台灣,生育率持續低迷,在公視播出此片的映後論壇上,有來賓點出,經濟壓力、教養問題、家庭與工作難以兼顧,這些都是不願生育的眾多原因。

但在美國社會,難道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嗎?接下來將分享我在當地的親身體悟。

Soccer Mom,美國重要的社會現象名詞

相信許多人應該聽過「足球媽媽」(Soccer Mom)一詞,然而它不只是運動小健將的母親之代稱如此簡單,已然發展成了政治名詞!

根據紐約時報及維基百科的定義:她們平時忙於家務,不關心政治,但是對家庭、兒童相關的選舉話題很敏感。這群人的人生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由於母親人數足以影響選舉,成為美國政黨積極爭取的「中間選民」,在 1996 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中,Soccer Mom 更成為全國熱門詞彙。

直到如今,這個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狂熱」母親生活方式依然存在,因而延伸出「舞蹈媽媽」(Dance Mom)、「冰球媽媽」(Hockey Mom)等類型,以及最近林書豪的爸爸林繼明出了新書《把夢想的問號變成驚嘆號!》,於受訪時特別提到「籃球媽媽」的行程:這些「幾乎沒有自己人生的媽媽們」被美國媒體描繪成終日駕駛休旅車載孩子在路上奔馳、把家庭和孩子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

美國語言學會曾把「足球媽媽」選為年度詞彙,《波士頓環球報》專欄作家更將 1996 年稱為「足球媽媽年」。事實上,我也「誤打誤撞」地成為了這個瘋狂族群的一份子,在這個「孩子就是人生一切」為主流價值的極端價值觀舒適圈裡,我看遍身邊各族裔媽媽不惜代價、為孩子付出一切,也因此意識到,也許我們自身不小心就會變成本文開頭所提的,在網路上「霸凌」單身族群的「媽咪劫持」者。

在不惜代價求子的時代,女人的自我認同成為一場戰爭

而今(2024)年步入中年的我,剛好身處兩個族群之間,身邊原本沒有孩子人生也過得萬分精彩的朋友們,也因著自身或社會氛圍等因素而開始凍卵、做試管嬰兒,甚至是找尋天價的代理孕母,且人數還真不少。

在《我所謂的自私人生》片中提到:「女性會覺得她們錯過了什麼,這個訊息是從各層面滲透到文化裡,不是只有父母親對女性這麼說、雜誌對女性這麼說,生育專家也對女性這麼說:如果你 40 歲了,還沒有考慮做試管嬰兒,或者冷凍你的卵子,那你就錯過生命重要的部分。」但是,成功孕育了小生命之後呢?達成了社會期許,就能找回生活平衡了嗎?

長久以來,我們被灌輸著「女人天生具備『母性天職』」的觀念,而我個人從婚後刻意不生育的 4 年,直到決定成為母親的過程中,很有趣地,居然同時感受到社會對媽媽也有著另一種「劫持」:媒體宣揚著名模、藝人產後魔法般地恢復身材;生育過的女性不能放任自己成為「黃臉婆」;要練就抓住全家胃口的好廚藝等等。

在美國,各家理財顧問甚至會告訴家庭主婦們,按照美國稅法,老公領取固定薪資稅額很重,因此妻子不能只當全職媽媽,必須想辦法以創業小生意等方式改變家庭稅收……種種都讓我窒息般地感受到,這個社會放了太多的期許在母親身上。

踏入媽媽生涯 10 週年的我回頭看「媽咪劫持」現象,還真是捏了一把冷汗。我從在社群媒體擦槍走火的媽咪劫持,或足以影響美國大選的「足球媽媽」現象背後,領悟了社會必須正視的也許不只是單一現象本身,而是建立各個族群的全面心理健康支持體系。我身為從兩次重度產後憂鬱症劫後餘生的「倖存者」,隱約意識到這樣劍拔弩張的社會氛圍,有很大可能是由於家人、社會或連自身都忽略的憂鬱症而導致,讓社會中「生」與「不生」兩種不同價值觀的女性,成為互相仇視的群體。

無論妳的人生選擇是什麼,好好愛自己原本的樣子,也許就是對抗這個社會對特定族群貼上「自私」標籤的最好解套!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你曾被「媽咪劫持」嗎?──生與不生無關自私,社群「曬小孩」也不該是成就》,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矽谷媽媽們的人生下半場──誰說當少奶奶相夫教子,就是唯一「圓滿的結局」?

中國八孩母親事件:拴著鐵鍊被當「生育工具」,21 世紀了,女性的人間煉獄還在

作者簡介:

可蕾兒+查爸,美國臺裔小家庭、文化探險愛好者、第一代移民、第一代基督徒,育有兩個愛跳舞的女兒,正在學習彎腰陪著跨文化孩子成長的路上。 查爸/交大電信系、臺灣大學電信系碩士、任職矽谷科技公司主管 可蕾兒媽咪/清大中文系、英國里茲大學文創系碩士,曾為一手包辦全家的海外全職媽媽近 10 年,現職教育顧問公司市場行銷、矽谷移民社區服務非營利組織「橄欖綠州」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