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評論】變質的「斜槓」,恐怕沒有你想像中光鮮亮麗

作者: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相信大多數人都同意,「斜槓」適不適合所有人,不能一概而論。但近年來在不少暢銷書與意見領袖紛紛鼓吹「經營斜槓人生、開創第二職業與收入」下,似乎讓不少人誤以為在今時今日,年輕人好像非要做點什麼本業以外的事情,同時要能夠將它「變現」,才是王道。

同時,因為台灣(和世界多國)近年大多面臨著貧富差距加劇、青年低薪等問題,「斜槓」也日漸被解讀為不景氣下的青年生存法則,蔚為顯學。

然而,「斜槓」真的是這個意思嗎?如果斜槓就(只)等於「兼差」或「副業」,又何必另創一詞來詮釋呢?甚至,斜槓到底對你我的職涯是加分還是扣分?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得先從這個詞彙的來源與「超譯」談起:

被「超譯」的斜槓

「斜槓」這個詞的來源,出自於英文的「斜線」(slash,即「/」)。而在歐美文化中,「/」這個符號有「或是、也是」的意思,因此在職場上也常被運用來表示多重身份、甚至跨界身份的狀況。

而「斜槓」一詞被廣泛用來形容當代職涯發展趨勢,公認始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Marci Alboher)的著作《多重職涯:工作與生活的成功新模式》(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多數台灣媒體譯為「雙重職業」,很顯然地就與英文原意有所出入)。這本書的主旨是,如今的人們已經不能、也不應只被單一職業所定義。例如同一位年輕人,便可能同時具備:學生/網紅/吉他手,或是業務員/瑜伽老師/推理小說創作者……等多重身份。

而相信只要讀完這本書的人,都會同意原著裡想要表達的「斜槓」,並不是在鼓吹人們必須要同時身兼兩份甚至三份以上的工作與收入;而更是提醒每個人在正職之餘,盡可能多方發掘自己還有哪些興趣與專長、值得花時間投入,好為自己打造一個更豐富多彩的人生

然而,如今市場上所提倡的「斜槓」,大部分均毫不避諱地與「創造第二份(或第N份)收入」直接掛鉤,例如暢銷書《零工經濟》、《斜槓微創業》、《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等,或是標榜自己是「斜槓代言人」,動輒亮出自己副業收入的某些網紅、意見領袖等等。個人觀察,前者多還會試著以比較客觀的方式來分析利弊,但後者的論述水準就顯然參差不齊,甚至直接誤讀或超譯了「斜槓」原本的意義。

而無論客觀性高低,這些蔚然成風的「斜槓」新解,似乎都不斷地灌輸、影響大眾一種「斜槓」= 主流「成功學」/「生存學」的氛圍,甚至可能造成一些本末倒置的現象。因此在以下的文章中,我想特別強調這種現象背後的另一面,與個人的一些建議,作為「平衡報導」,供讀者參考。

「斜槓」不應全與收入掛鉤

首先,我認為在本業之外開創副業或兼職收入,並不是壞事。畢竟誰不希望多賺一點錢?但凡事過猶不及,除非你基於真正興趣或熱情之所在,打算把目前「斜槓」的工作逐漸變成全職來經營,否則過於強調斜槓帶來的好處(特別在收入方面),其實往往等於在本職工作上面臨不小的問題:要嘛缺乏競爭力,要嘛可能根本選錯行,在一條不是自己最能發揮所長的道路上,庸庸碌碌。

在此也必須強調,有不少人是做著自己沒有熱情的工作維持生計,再試圖透過工作之餘的「斜槓」自我實現,或者是趁年輕時多嘗試幾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些都是我贊同的。人本來就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物種,人生更是只有一次,多探索點可能性或嘗試不同領域的事物讓生命更加多元,絕不是壞事。

然而,如果只將「斜槓」與「收入」掛夠,尤其對年齡較長的受薪階級、薪資在中位數左右的人來說,恐怕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在主業上有瓶頸需要突破,而非再額外花時間精力去經營副業。因為按照正常的邏輯,35 到 40 歲以上的工作者,大多已經在各自工作中處於中階或中高階的主管位置,或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成果,理論上也必須對自己的職涯和組織擔負足夠多的責任(與收入),根本沒必要「靠斜槓賺錢」。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不同意:君不見許多網路上許多在專業領域有些成績的「大師」、「專家」,都標榜著自己是「斜槓作家」、「斜槓講師」、「斜槓教練」、「協槓XX」,且經營得有聲有色嗎?

說穿了,撇去過度膨風的假貨不談,多數專業成功人士的「斜槓」,其實更多是用來輔助主業的發展、累積社交資本,或是樹立自己在某些場合中擔任意見領袖的地位。再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人生追名逐利,「利」差不多可以了,該弄點「名氣」或「話題」,甚至透過自己本身專業累積的知識,搞個「知識變現」什麼的。

而如果你真的相信「上了大師的幾堂斜槓課、就能變得跟大師一樣靠斜槓創造多元收入……」等等,並且急著透過斜槓賺錢,而非專注於累積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產業知識,那背後恐怕代表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你本職的薪資太低,又或是你的專業競爭力太差,導致在單位時間裡的效益不足,必須透過消耗額外的時間成本,來「嘗試」獲取更多的收入──之後很多情況是,「大師」名利雙收;學員則是繳了學費、滿懷期望地開始「斜槓」,最後卻落得本業、副業兩頭空。

把興趣變成「斜槓」,還是興趣嗎?

接著,在這裡也進一步挑戰一下「用斜槓成就熱情、利潤隨之而來」的說法。

很多人說:透過斜槓把興趣做到傑出,順其自然地創造出成果、獲取可觀的收益,這樣不好嗎?這樣當然是最好的狀況。但我認為當「興趣」或「熱情」成了有營利目標的「工作」或「事業」時,是不是真的還能保留最初那份純粹的初衷?值得懷疑。

曾在某個節目中聽經濟學家們辯論一個題目:面對「高薪但不喜歡」與「低薪但喜歡」的工作,年輕人該怎麼選擇?

當時有位學者給的答案出乎意料:「你們得先知道這是一份工作,而天底下不會有你喜歡的工作,問題的本身就問錯了。」他接著表示,再怎麼喜歡、再怎麼看似與興趣相符的事業,真的從事下去才會知道背後的辛苦,任何職業或成功者的故事背後都是如此。「而你真的要在某個專業領域出類拔萃,或不要說得這麼累吧,至少做出一番小小成就,都是有委屈有辛苦的,無論是科技新貴、新創公司、演藝圈、網紅、國際機構、慈善組織,哪怕是看起來很彈性的自由接案者……凡要成功都不容易。」

這位經濟學家的觀點是,選擇工作在合法的前提下,除了個人道德的底線,例如基於某些個人價值觀,就是絕對不願意從事的工作之外,其他的,都是看報酬而定。只要報酬夠了,都可以是喜歡的工作;報酬不夠,那很大的機率來看,遲早會變成不喜歡的工作。

我其實頗贊同這位學者的說法:有興趣很好,能讓工作與生活保持健康的平衡,但「興趣」和「專長」最好還是要有分界。該工作的時候就認真工作、把專長發揮到極致,並多方爭取合理的報酬,下班後則用純粹的興趣作為調劑,而非不斷想著要如何將它「變現」。畢竟不論在什麼領域,絕大部分的行業佼佼者,到最後都是在跟同行裏面最拼也最瘋的人在相互較量。光靠「興趣」要做到傑出,恐怕仍是遠遠不夠的。

漫長職涯路上,沒有絕對的捷徑

我非常認同在今時今日,我們應多方探索不同的興趣、同時透過終身學習不斷與多元、多變的趨勢接軌,但不見得要把它們變成「斜槓」並用來牟利,特別是若當下的本業待遇不盡理想,又或是以一種「安排個備胎」的心態發展出來的斜槓角色,恐怕都不會幫漫長的職涯加分,反而會陷入蠟燭兩頭(多頭)燒、卻迴避了關鍵問題的窘境。

回到工作的本質,最後我還想分享一個觀點:很多時候我們不要只用瞬間或短期的收入,去衡量一份職業的好壞、從而匆促做下決定。職涯是一個總體量表,我們更要看的應該是「終身收入之和」,來決定如何投入心力與時間。

有些行業的特點,是起始待遇滿不錯,但終身大抵也就那樣,甚至有些還會逐漸走下坡(例如演藝事業或網紅,多數情況下都不容易持久);而有些工作,可能剛開始待遇不怎麼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身願意不斷精進專業,越到職涯的後期,累積的各種收益越高。

以終身收入之和的角度來看,舉個例子:在專業領域有傑出成就的教授,終身收入不見得比百萬網紅來得少,但如果你只看單獨幾個月的報酬,自然是網紅遠遠超過教授……

只不過,他能紅多久呢?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變質的「斜槓」,恐怕沒有你想像中光鮮亮麗》,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同樣都是「打工仔」,月入 3 萬和月入 30 萬的差別在哪裡?

各國吹起「職涯緩衝」(Career Cushioning)風潮:想找「工作備胎」?職涯教練建議這麼做

作者簡介:

Jack I.C. Huang,台北人,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畢業後回到亞洲。 目前在曼谷,先後任職於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TID)與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ICT),協助 fuel management 系統開發和支援維和部隊的運作,必要時得出差前往剛果、南蘇丹、索馬利亞與象牙海岸......。 足跡走遍世界 20 多國,曾旅居紐約、舊金山、首爾、北京、新加坡、歐洲等地。 喜歡接觸新事物,腦子裡總是有左派與右派的思想不停衝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