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管理】給主管的忠告: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員工

作者: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

《換日線》邀請來自香港、曾任寶僑 P&G 香港及台灣首席行銷官、曼秀雷敦香港及新加坡總經理的林浩賢 Terence Lam,分享他如何在「領導力教練」一職中,協助主管理解新興世代員工的思維與需求,解決團隊管理的疑難雜症。

問:您在當主管的時候,遇過哪些挑戰?又是如何靠著領導力解決?

我還在曼秀雷敦做總經理的時候,請了兩位剛從大學畢業的所謂「90 後」員工擔任行銷團隊實習生。經過一段時間,我對他們越來越熟悉。我覺得第一個就是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覺得雖然是公司新人,但也是團隊的一份子,所以就算我跟他們中間還隔了中級主管,還是會每一個月花點時間跟他們聊天。聊天沒有真的談什麼很嚴肅的 topic,但是聊天本身就是代表「我覺得他也是團隊的一份子」,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

在跟他們溝通的過程裡面,肯定會聊到一些他們關心的 topic,我更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以及他們認為什麼才是有意義的工作。他們的思考比我那個年代更成熟、甚至可以說更早熟,我去到 40 歲才開始想「我的人生要這樣過嗎?」,相較之下他們思考這些問題都比我們早。所以有時候跟他們聊天,我了解他們其實很多時候還在摸索人生需要什麼、想學什麼。

作為他的主管,我們要多鼓勵他們表達想法。一般可能都會覺得會議上,只有管理層才可以分享想法,所以有時候開會我會刻意問新人:「你們剛來,也可以分享一下你們的想法。就算想法不成熟也沒關係,我們也想聽一下。」當然,他們 80% 以上的想法還非常初階、需要再學習,但有時候他們也會有一些很新的想法,是我們做了很多年沒有想過的角度。

其實他們不需要我們天天稱讚他們「你好棒」,這有點虛假,但是如果他說出一兩個想法,你真的覺得有點道理,只是這一點認同,他們也會感覺到「原來我講的話真的有人在聽」。新人在這個階段要建立自信,相信自己的想法對於整個團隊來說是有用的,這也是融入團隊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還記得那個時候,其中一位實習生想研發新的品類,其實我們一般做新的品類,都不會交給一個剛進公司幾個月的人,但是他很有興趣,所以我說:「如果你有這個熱情,那我們就試一下。」我那個時候已經做了 20 年行銷,如果你問我的想法,其實從老闆的角度,一聽就覺得沒機會、太難做。但那個時候我想,難得年輕人有這個熱情,他也不怕要加班研究新品類,讓他試一試也沒關係。

我覺得有時候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空間,讓他們去嘗試,當然他們平時還是要把工作做好,但是他難得有熱情嘗試我們沒有要求的事情,就要多鼓勵他。雖然最後經過半年時間,他自己也發現,真的很難建議公司推出,但他還是學到很多東西。在過程裡面,他重新了解 Marketing 是怎麼一回事,這個經歷會讓他覺得工作第一年充滿了意義。

問:您認為「Z 世代」和「90 後」有哪些不同?

其實 「90 後」跟「95 後」就已經有一點差別了,然後我還真的沒有機會管理到「00 後」。但是我聽一些現在 Coach 的客戶跟我說,很多時候「00 後」會跟他們說:「我現在不知道要幹嘛,所以我想 have a gap year──什麼(工作)都不做,先去想清楚我想幹嘛。」有這個想法的「00 後」還挺普遍的──你可以說他錯嗎?我覺得這不是對錯的問題,每一個人對於自己當下需要什麼的看法不同。

有時候我們需要有一種體諒吧,他們如果覺得當下需要休息、需要了解自己,我們就讓他這樣去做啊!你如果跟他說「哎呀,你這樣不對,浪費人生、浪費時間」,你覺得他真的會聽嗎?我覺得反而要請他去想清楚:你想透過休息半年一年,達到哪些個人目標?這個目標只有透過一個 gap year 才可以達成嗎?還是可能有其他更有創意的方法?或者你想做的,其實在公司也有一些空間可以嘗試。我覺得反而是通過這些提問,幫助他理清楚他想要什麼,對他更有幫助。

教練式領導的意思,就是我們怎麼讓對方覺得我們真的用心聆聽,以及我們問他問題,是從好奇心出發,幫助他探索,而不是戴著一副好像要批判他的眼鏡,讓他當下沒有安全感。如果他真的想去某個方向的時候,建議他先做出第一步的嘗試,就算錯了也沒關係,至少可以 verify 一下這個方向是不是他真的想要的──這就是教練、特別是領導力教練會做的事情。

我認識的「90 後」還是有很多我們所謂的 Gen X、Gen Y 的一些包袱,「95 後」則對一些個人價值觀更堅定。比如說比較年輕的員工,對於環保議題特別有熱情,有時候看公司產品的包裝就會覺得「哎呀,為什麼不可以做得更環保一點,讓這個社會更永續?」

當然我們作為一個做了這麼多年的行銷人,很容易會想到的是「哇,今天我包裝的費用增加,公司的利潤就會差一點,怎麼辦?」我們會想到很多現實的問題,但是他們就會比較單純地想對社會多負點責任。這個我覺得也沒有對錯啊,只是不同的世代看待事情的 priority 不同,有時候大家可能都認為一件事情重要,只是你排第一,我排第三,中間怎麼找到一個 win-win 解方,就是考驗雙方溝通的時候。

問:據您觀察,年輕管理者較常遇到哪些問題?

我覺得新手主管,不論來自哪個國家或文化,遇到的問題其實沒有太大差別。其實很多時候做一個新手主管,首先要學的就是怎麼跟你的員工做一個好的「1 on 1」,一對一的對話,這是最基礎的。我發現當我做很多企業培訓的時候,很多主管已經挺資深的,但還是沒有掌握如何透過一對一的對話,和部屬建立更多信任。好的對話是你有聆聽,有問一些讓對方可以思考的問題,但是很多主管還是比較靠權威式的領導。

我覺得特別現在,年輕主管管理的就是「00 後」的人,他需要學習怎麼樣讓年輕的部屬更有工作動力。現在很多年輕員工很喜歡講 quiet quitting,就是安靜離職,我們會以為「00 後」很計較上班時間,但他「計較」的其實是你有沒有幫他著想。如果希望他們把公司當成可以成長的地方,就要透過對話,幫他找到成長的機會,達成雙贏。

另外我發現年輕主管在員工表現不好的時候,都會擔心是自己的問題,所以我教很多年輕主管對員工提反饋的方法。很多時候年輕主管給反饋,特別是當這個反饋不是那麼正面的時候,都會很擔心員工生氣,可能明天就不上班了,但這是因為我們技巧不夠。其實有很多技巧,可以幫助他感覺到你的反饋是善意的。

比如當員工在會議上一直看手機,然後你就把他抓到房間裡面說,剛才發現你開會不專心,是不是在玩手機?其實我們給反饋時不需要做太多假設,只要把我們看到的事實講出來,嘗試了解背後的原因,而不是一開始已經下了一個決定。我們做主管,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員工的所有行為,有可能我們誤解他,我們應該讓他們有機會解釋他們的行為。無論是什麼年代的員工,他們都想被看成是一個很負責任、對公司有貢獻的員工。

我知道有時候主管和員工之間會有價值觀的碰撞,但我看到更多的情況是:我們的價值觀沒有這麼極端的不同,有時候是溝通的問題,我們英文叫 misinterpretation。這種情況就是我覺得你在批判我,所以我也批判你,進入一個惡性循環,這個溝通就沒辦法有效。

我覺得作為一個好的主管,就算你跟員工因為某些原因要分開了,其實也不需要變成敵人。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Z 世代不是計較加班,而是你有沒有替他著想」──給主管的忠告: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員工》,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像貓一樣」的矽谷人為何加班,卻不會怨自己爆肝?

七大簡歷禁忌:不要放照片、不要寫自傳、不要烙英文、不要用醜字體

作者簡介:

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換日線》關鍵字,關你什麼事? 每週六上午 10 點,將為大家解析關鍵國際時事與趨勢,並發揮《換日線》的特色──連線人在現場的專家,分享他們的第一手觀察。在全新改版的節目中,每月也會推出一集「校園關鍵字」單元,介紹國內外教育現場的重要議題。